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八章 孤獨的砲兵

 

  雖然事實符合了原先準則與戰術的預期,德軍1939年在波蘭的勝利還是被外界視為是來自於數量與科技上的優勢──大量現代化的裝備擊敗了裝備數量上都居於劣勢的波蘭人──但當德軍在戰場上擊敗法軍的時候,這樣的解釋就不成立了。在利用傳統方式計算軍事力量的時候──計算人頭數、師級單位數或計算戰車、飛機及大砲的數量──在法國戰場上同盟國與軸心國的實力旗鼓相當。德軍的勝利並非來自於現代化的裝備或數量,而是來自於運用這些裝備的方式。同樣的理由也可以解釋1941年夏天到秋天德軍面對數量龐大的紅軍時驚人的勝利,這個雖是個不完全的勝利,但與德軍在西線六週的勝利相較,1941年的成功可說是德軍在二次大戰的最高潮──無論是在擊敗的敵人數目上、在突破的障礙數量上、在佔領的土地面積上都遠遠地超越了1940年在法國境內的成就。

 

  1941年德軍在東線部分勝利的結果與1914年德國人部份勝利的結果相當類似──把所有勝利的機會都寄望在本身傑出的運動戰能力中,卻同樣不幸地以一連串靜態陣地終結了這個希望──但這一次德國人要守的陣線更長,而能運用的兵力更少。當戰爭停滯而德軍傷亡,尤其是步兵單位傷亡日益增加的時候,能用來守住這條從北極海到黑海的防線的兵力就愈少。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七章 從一場戰爭到另一場戰爭

 

  大部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倖存的人都能同意這場衝突是由重砲兵所決定的,但至於下一場戰爭是否還是會由重砲兵扮演決定性腳色,則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有些人在1918年偉大的砲戰中看到了未來,有的人則堅信壕溝戰只是人類文明中的偶然,未來的戰爭還是由輕野戰砲協助步兵與騎兵進行運動戰,另外還有些人則是認為由各式輕重型火砲協力完成的系統化砲擊才是下次戰爭的王道,而不能偏重輕型或重型火砲。

undefined

  法國施耐德兵工廠 155mm M1917榴彈砲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undefined

第六章 布赫穆勒

 

  當數十萬歐洲砲兵拿生命當賭注追求最後榮譽時,布赫穆勒(Georg Bruchmuller)獨享了一次大戰砲兵所有的榮譽。當數以千計的將軍們在激烈的戰史中連一個註腳都沒有,當數以萬計的上校們被人們完全遺忘,布赫穆勒的輝煌成就與其說是因為他是一位非常好的作家、善於推銷自己,不如說他的輝煌成就真正開創了歷史上一個全新的時代。布赫穆勒如獅心王查理率領十字軍東征般的偉大成就,來自於他對砲兵能力的充分了解。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五章 大分野

 

  當時光匆匆地步兵們把自己隱藏在西線的壕溝中兩年之後,列強砲兵們有了長足的發展。砲兵不但在數量上大幅成長,技術上的進步──野戰電話、信號彈、前進觀測所──讓1916年的砲兵與1914年的砲兵看起來彷彿是來自不同星球的生物,不斷出現的戰術需求讓砲兵突飛猛進。新的「兵種」也出現了,在傳統「野戰砲兵」與「要塞砲兵」之外,出現了所謂的「壕溝砲兵」──他們聽令於步兵指揮官,操作著新發明的「迫擊砲」──似乎過去幾百年恩怨情仇都不存在似的,這些壕溝砲兵怎麼看都像是步兵們「口袋裡的武器」。

 

  這樣的脈絡可以追溯到一次大戰爆發前,當時砲兵們開始學習如何間接射擊技巧。砲兵離開第一線躲到後方讓原本砲兵與步兵間脆弱的合作關係更加惡化,而如何派遣一些能夠充分理解步兵戰術作為的前進觀測官們去協調步砲間緊張關係成了戰術上的重要課題。在野戰電話科技的幫助下,砲兵指揮官利用電話與扮隨步兵前進的觀測官們連絡,讓步兵勉強可以接受這種砲兵不在身邊的日子。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四章 砲兵征服、步兵佔領

undefined

  在各國陸軍還來不及察覺或吸收1914年西線德軍砲兵榴彈砲勝利的教訓前,面對著壕溝戰的殘酷,各國更重要是重新思考如何在這樣大規模戰爭中應用砲兵。在這革命性環境中,長期傾向於提出創新想法的個人或組織通常對環境能較快適應。而那些在法蘭德斯平原與香檳區的山丘上倖存的生還者們,更拼命地找出可以讓他們早日邁向勝利、避免死亡的方式。而不同國家的軍人們適應壕溝戰的方法,通常也反映出他們準備進行運動戰的方法。

 

  在法軍這頭最早推動砲兵戰術改變的一個人是1914年時最初擔任步兵團長後來出任師長的貝當將軍(Philippe Petain)。長年主張在步兵攻擊前應該先系統化地組織砲兵攻擊,貝當相當不受到當時法軍中主流的「紅褲子學派」(Red Trouser)的歡迎。早在1900年,詳細閱讀來自南非的報告讓貝當養成了仔細研究敵軍陣地的習慣,並且主張應該由特別的部隊來對付在特別地形中的敵人。在1914年秋天貝當的主張讓他贏得了一系列局部勝利,而在那兵馬倥傯的年代,唯一能傳來捷報的貝當很快地成了法蘭西民族英雄。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三章 榴彈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三個月中,每當德法兩軍戰鬥開始故事的發展都差不多,法國砲兵可以發射得更遠、更快也更準,有的時候碰巧可以讓德國佬的進攻暫時停頓下來,但是在絕大多數的場合中對整個戰局的影響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德國砲兵在火砲性能上贏不過法國對手,不過他們卻有一個優點──在戰場上有這個優點就夠了──就是德國砲兵總是能把他們的砲彈送到戰場上最關鍵的地方,而他們的法國同行卻總是找不出一個好方法,讓自己與步兵間協調合作。

 

  德國人除了證明了他們的準則優越與訓練札實外,在火砲科技上其實並非一無是處,所有的觀察家都必須承認一點,那就是德軍在榴彈砲科技上的創新,正一步一步改變著砲兵發展的潮流。在1914年的機動戰中,德軍榴彈砲多半可以在「75小姐」射程外把法軍打得毫無招架之力,而即便是進入了法國人的射程內,德國砲手也多能把握住隱蔽陣地與鋼製防盾的優勢,對法蘭西的榴散彈攻擊幾乎可以免疫。相對來說法軍75速射砲的彈道比德國榴彈砲更平直,更難利用反斜面陣地或躲在地形地物後面來保護自己。

undefined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二章 速射砲革命

  即使英國陸軍相當滿意於他們在波爾戰爭中學得的教訓,隨即爆發的日俄戰爭(19041905)証明了英國陸軍的經驗並非放諸四海皆準的。更進一步來說,雖然日本與俄國的戰爭發生在遙遠的東方,但是在戰爭的規模與形式上,更接近於即將可能發生在歐陸上的戰鬥。在南非所發生的戰爭每次應用到的部隊都少於一個滿編的步兵師,而在中國東北上日俄雙方所動用的兵力可是遠多於整個波爾人人口的兩倍;此外波爾人的指揮官幾乎都沒有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至於日俄雙方的領導人們,無論是從最高指揮部直到步兵排排長、砲兵班班長,可都是受過完整的軍、士官養成訓練。

 

  撇開人員因素不談,在滿洲發生的戰爭雙方所使用的砲兵武器沒有太大不同,日軍的標準野砲是經過精心減重設計以利於野戰運動的有坂三十一年式 75公厘速射砲──高效率的砲架緩衝設計可以吸收絕大部分的後座力,因此僅需要兩名士兵在射擊後將火砲推回原位即可維持每分鐘六到七發的射速。相對地俄軍所使用的是M 1900 Putilov 76.2公厘口徑速射砲──在復進系統設計上有極大缺的武器,以至於任何的砲手都無法在使用這種武器時同時兼顧到射速與準確性。不過雖然Putilov M 1900有著這樣的缺點,它卻可以在瞬間有著噴出極大火力的能力──Putilov M 1900可在六秒中發射20發砲彈。

undefined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寫在前面/翻譯十年誌慶】

  轉眼這已是2003年我的翻譯作品,多年來流傳兩岸各大華語軍事網站、論壇,但許多轉載版本都有疏漏,趁著重新開設部落格在此二度刊出原翻譯版本。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一章 在色當的陰影下

 

  歐洲砲兵在18701871年普法戰爭的陰影下進入了廿世紀。對於戰術家來說,那場戰爭中有關於如何部署運用新一代加農砲的教訓多得學不完;對武器專家來說,勝利者在野戰砲兵科技上整整領先戰敗者一個世代的事實,引發了接下來長達五十年的武器競賽。當死亡販子與軍火商人們在這場武器競賽中大發利市的時候,戰術家們卻得面對一個接著一個的新問題,他們才剛剛在普法戰爭的教訓與砲兵科技基礎上發展出新的戰術觀念,卻馬上發現他們的想法已經追不上科技的進展。雖然在這段期間世界上的其他地方──那些遠離西歐文明中心的遠方──戰火仍然持續,也為新武器、新戰術提供了許多線索與經驗,但真正「該如何運用新一代火砲」這個問題,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還是沒有定論。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基隆】做為台灣僅有幾座可以上溯歷史400年的城市之一,今天基隆人對她歷史風華的關心,顯然是遠遠少於台南人關心台南、北港人關心笨港或鹿港人關心鹿港的。

  過去十多年中我在大學的研究方向除了本行【環境生態】外,【台灣產業史】也是我的研究主題之一,而基隆這座城市的出現、興起,更與【大航海時代】、【工業革命】息息相關,絕不能單純放在台灣的漢人墾植史裡面簡單待之。

  基隆最早出現在西方歷史上就是有關於西班牙人在社寮島(和平島)的紀錄。西元1626年5月,西班牙人登陸雞籠社寮島,開始興建「聖薩爾瓦多城」。

  從16、17世紀中國南方漢人的觀點,雞籠實在是一個一點也不重要的地方。就自然環境來說,16、17世紀的基隆港還是一座不滿紅樹林與沼澤的港灣,根本不具有停泊價值;而基隆周遭腹地太小,也沒有什麼原住民部落可以貿易,更不要說有足夠的土地耕種;就漁業而言,16、17世紀的中國漁業技術還相當原始,無動力的帆船要在台灣東北角海域的洶湧黑潮中捕魚還相當困難;甚至就16、17世紀縱橫東亞海上的【海商集團】--李旦、顏思齊、鄭芝龍等人--來說,他們已經在中台灣建立了良好的海盜據點「笨港」,而雞籠不過是他們往來日本長崎途中的一個地點罷了,也沒有特別建立城寨的必要。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除了空服員抗議外,還有一條新聞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

  【全國老化指數 最快明年破百】
  
2016-06-22 14:45 聯合晚報 記者許依晨/台北報導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內政部統計,104年全國老化指數92.18,平均每年增幅6%到7%,最快今年有可能突破指數100,代表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14歲以下人口。
  內政部次長花敬群指出,全國老化指數超出100的縣市,100年僅有3個縣市,至104年已增加至14個,老化情形日趨嚴重,且多分布在東部及南部區域。以每年老化6%到7%的成長幅度,老化指數很可能今年或明年突破100。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