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HA相關縮寫一覽

譯者:賴正庸

上次更新時間:2018/8/8

免責聲明: 本譯文所有著作權歸譯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授權,不得複製、重製或引用本譯文之部分或全部。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ACH用語對照表

譯者:賴正庸

上次更新時間:2018/7/24

免責聲明: 本譯文所有著作權歸譯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授權,不得複製、重製或引用本譯文之部分或全部。
 

縮寫/名詞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3043655_10207774888143264_5089396698540839986_n.jpg

(Photo by:賴才芬)

  堂叔走了,我們賴家這房的長輩都往生了...一夜之間我成了傳統所謂的【族長】......。

  堂叔前半生顛沛,甫出生未久老家便為紅一方面軍攻陷,落入贛南【中央蘇區】統治;幼年的堂叔自鴻石寨逃出躲過屠殺,在國民政府軍的多次【圍剿】包圍圈中勉強倖存。

  1949年共軍度過長江,堂叔隨家父等為躲避共軍報復投入胡璉兵團。1949年10月25日堂叔隨部隊於金門登陸,旋即投入古寧頭戰場並不幸中彈負傷。

  1960年代末堂叔自軍中退伍,隨二伯父及一眾同鄉前往當時的台北縣石碇鄉碧山村開墾。碧山村這個地名現在在台灣地圖上已經消滅、找不到了--對四、五年級生而言或許還有點印象,當時那裏有個著名風景區【鷺鷥潭】--現在這個地方叫【翡翠水庫】,而這幾年很出名的風景點【石碇千島湖】中的【大鱷魚】,就是當年我們家族開墾的果園,到今天為止【大鱷魚】的地契還保存在我家保險箱中。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多瑪與蛾摩拉

  聖經裡曾出現過兩座變態的城市,聽說那邊的居民都很邪惡,不只愛女生也喜歡玩男生。上帝聽說了這件事後派出兩位天使去查明,天使變身為帥哥背包客,白天在城裡到處吃美食打卡,沒想到晚上Check-in以後就被包圍,色色的鄉民們想把他們扒光強制X交。帥哥天使們好不容易在好人的掩護下逃回去向上帝報告,上帝聽了很火大──「降下硫磺與火毀滅所多瑪城和蛾摩拉城」。

  這場景對今天的我們聽起來相當熟悉──火山爆發淹沒了附近兩座城市--但對古人來說,豪奢、荒淫的城市是道德敗壞的象徵,火山爆發或其他自然災害毀滅城市正代表了上天對不義之人的懲罰。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e/ed/Nuremberg_chronicles_f_21r.png

 

變成土豪的基隆人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基隆的孩子到哪去了?──是媽媽不生?還是媽媽不見了?

  人口跳水式減少的基隆

 

  「人口」是一座城市成長最重要的動力來源,有人口才有勞動力、消費力,有人口才會有房地產需求、才能夠維持城市持續成長繁榮。

  過去20年來總人口數不斷下降幾乎是每一位基隆人都切身感覺到的事情,但基隆人口下降的幅度到底有多大、下降有多快呢?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圖表:

2001-2015基隆市總人口變化.png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是提升部隊戰力,及新兵器訓練、新戰術教育日常訓練的必要措施

 

補充學校

 

  日本陸軍與日本海軍一樣,為了教育實施目的而設立了各種學校。學校是軍中龐大的教育組織,不但提供了士兵受教育晉升下士官的機會,更是各種習得最新軍事知識的場所。

  學校除了少部分的訓練課程僅限於將校入學,大部分的訓練課程都是提供給下士官進修之用。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陸軍與軍馬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除了騎兵部隊使用著馬匹之外,步兵、砲兵的重武器搬運、彈藥輸送、各種補給品運輸,在在都需要軍馬的協助。

  以編制有野戰砲兵聯隊(野戰砲兵團)的步兵師團為例,在中日戰爭期間一個標準編制的野戰砲兵聯隊約有2,900匹軍馬,另外在輜重兵聯隊中另外有約3,500匹軍馬擔任運輸、補給工作,因此整個師團的軍馬數量約在8,000匹上下。

undefined

  【坂上之雲】中秋山好古由老帥哥阿部寬飾演 (圖片來源:http://gushi.tw)

在日俄戰爭中活躍的騎兵部隊

  在談到軍馬的時候,大部分人腦海裡面都會浮現出騎兵奔馳沙場的景象。雖然早在日本戰國時代就出現了有名的「武田騎兵隊」,但是現代日本陸軍中的新式騎兵卻是相當晚才出現。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十章 結論:砲兵的未來

 

  廿世紀野戰砲兵的故事是整個大分野的延續,首先是將火砲和砲兵從步兵的近接戰鬥中移開,使原始的聯合兵種戰鬥劃分成兩個分別的部門。幾乎就在這種情形發生的同時,許多種全新的武器──無論它是迫擊砲、步兵砲、戰車、突擊砲還是最新發展的自動榴彈發射器──都在試著去佔據原本十八、十九世紀時野戰砲兵所扮演的腳色。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九章 戰後的發展

 

  兩顆原子彈不但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宣告了十八世紀取代軍事要塞攻防戰的「野戰時代」的結束。計算各國軍隊人員、步槍、軍刀與火砲數量不再有意義,新的計算一國軍事力量的方式變成計算有多少原子彈、有多少「百萬噸」的彈頭。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NHK大河劇、明治維新與基隆

 

  有看日劇的朋友,應該多多少少知道每年日本NHK電視台會固定製作一檔連續劇,連續劇主題主要是歷史人物或是一個時代,故事內容也有相當考證,絕對不會有那種「羋月吃玉米」、「武則天吃辣椒」、「蘭陵王烤番薯」的芭樂場景發生。

  NHK大河劇從1963年開播,到現在已經有55部作品問世。如果沒記錯的話我第一部從頭到尾看完的大河劇是「利家與松」,男主角唐澤壽明、女主角松島菜菜子,講得是日本戰國時代前田利家與夫人阿松的故事。NHK大河劇的一個特色是每一集結束都有相關歷史觀光景點介紹,可惜十多年來雖然陸續有幾次機會能去金澤親臨利家與阿松的故城,但都因各種因素至今未能成行。
IMG_3597.jpg

  敵在本能寺! (Photo by 作者)

文章標籤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