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五章 大分野
當時光匆匆地步兵們把自己隱藏在西線的壕溝中兩年之後,列強砲兵們有了長足的發展。砲兵不但在數量上大幅成長,技術上的進步──野戰電話、信號彈、前進觀測所──讓1916年的砲兵與1914年的砲兵看起來彷彿是來自不同星球的生物,不斷出現的戰術需求讓砲兵突飛猛進。新的「兵種」也出現了,在傳統「野戰砲兵」與「要塞砲兵」之外,出現了所謂的「壕溝砲兵」──他們聽令於步兵指揮官,操作著新發明的「迫擊砲」──似乎過去幾百年恩怨情仇都不存在似的,這些壕溝砲兵怎麼看都像是步兵們「口袋裡的武器」。
這樣的脈絡可以追溯到一次大戰爆發前,當時砲兵們開始學習如何間接射擊技巧。砲兵離開第一線躲到後方讓原本砲兵與步兵間脆弱的合作關係更加惡化,而如何派遣一些能夠充分理解步兵戰術作為的前進觀測官們去協調步砲間緊張關係成了戰術上的重要課題。在野戰電話科技的幫助下,砲兵指揮官利用電話與扮隨步兵前進的觀測官們連絡,讓步兵勉強可以接受這種砲兵不在身邊的日子。
在這段期間,派出前進觀測官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因此在砲兵科技上出現了所謂的「砲兵觀測所」──砲兵指揮官現在在自己指揮的砲兵陣地與步兵前線中間開設了自己的指揮所,一方面利用有利的地形看看步兵們在幹什麼,另一方面對躲在更遠處陣地中的火砲下達射擊指令。真正陪著步兵用雙腳前進的不是砲兵指揮官,而是些少尉(法國與英國陸軍的作法)或士官(德軍的作法);這些前進觀測官們的層級太低、素養不足,因此雖然能陪著步兵往前走,但卻最多只能提供些砲兵技術上的意見,不能在戰術上提供步兵指揮官們有關如何運用火力的建議。
在各式各樣演習、兵棋推演等模擬情境下,法軍與德軍最後都發展出了所謂「砲兵連絡官」制度,讓步兵營營長身邊有個砲兵出身的參謀人員,可以真正對通盤狀況提供火力運用的建議,而不是只有一個跟在營長身邊,但卻只能做些回報射擊數據工作的傢伙。這個階段中的砲兵連絡官不僅可以去協調數個不同砲兵單位的射擊作業,更可以依據當前戰況發展來指派射擊單位、射擊目標、射擊方式,來滿足步兵指揮官作戰需求。
在德國陸軍中,砲兵聯絡官的地位在德軍於1917年引進「戰鬥群指揮官」(Kam,pftruppenkommandeur)制度後完全確立。在所謂的「戰鬥群指揮官」制度中,在每一個前線地段裡都會指定一位「戰鬥群指揮官」──通常是擔任步兵營營長的上尉──這位指揮官有權指揮所有在這個戰鬥群作戰地境線內所有的軍事單位,因此這位指揮官不但可以指揮這塊區域中他的建制下轄單位,包括:步兵連、迫砲、機槍等等,同時也可以指揮該地區中所有的砲兵。在這樣的權力劃分下,「戰鬥群指揮官」身邊的「砲兵連絡官」也就是他最重要的火力協調參謀。
而當德軍在1918年攻勢中建立了「機動砲兵連絡官」制度之後,步兵與砲兵間形成了更緊密的協調。從1914年Vailly之戰起,德軍戰鬥命令從原始的某一門火砲在某時間射擊某個目標,演進成了一套複雜的射擊命令文件;而步兵隊砲兵的射擊要求也從涉及某一條壕溝,變成某一系列的壕溝,到變成某一段「壕溝系統」;射擊方式也從「在某一段敵人壕溝上射擊若干發」,變成「在敵人陣地上形成彈幕」,到後來的「以某某速度形成【爬行彈幕】,彈幕以若干速度前進,以掩護我軍步兵前進」。
雖然所有人都在爭論彈幕究竟該以多快的速度前進,但事實上是彈幕前進的速度永遠趕不上步兵追趕戰機的速度。如果步兵被某些事情擔擱了──如同1916年英軍在索姆河攻勢中常發生的狀況──彈幕就會脫離步兵自己前進,而步兵就會像待宰的野鴨一樣停留在空曠地上任人射擊;而當步兵前進得太快,就會發現自己受限於己方砲兵彈幕,而不能有效地去追擊潰逃中的敵軍。
要許多砲連集中火力才能組成爬行彈幕,因此這樣的戰術在指揮層級上通常是由步兵師或步兵軍砲兵軍官開設觀測所,在各種通信條件都十分穩定的條件下指揮作戰;而步兵營、團指揮官利用各種信號彈、火箭來表示彈幕的速度過慢或是過快。
同樣壕溝中的步兵也利用信號彈來要求砲兵實施防護射擊。當時防護射擊主要的方式是在第一線壕溝前組成固定彈幕,一方面阻止敵方步兵往前推進,一方面捕捉被己方阻礙工事(如:鐵絲網、鹿砦)妨礙的敵人。這樣的方法在夜間尤其有效,因為雖然在西線上整體看來是處於停滯狀態,但各種各樣的小規模衝突──壕溝突擊、威力搜索、俘虜捕捉──在夜晚不斷發生,而夜空中燦爛的火花更可讓砲兵清楚知道目前發生什麼狀況,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協助步兵;相對來說白晝時明亮的日光與空中各式各樣彈藥爆炸產生的煙幕,讓砲兵與步兵間的信號協調變得不是那麼有效。
法國的Alexandre Persin將軍發現了在整個一戰中,法軍步兵因本身砲兵誤擊造成的傷亡並未下降。就某方面來說,固定化壕溝陣地讓敵我之間陣地的位置清晰可辨,但愈來愈密集的砲擊讓小小的一塊地方中充滿了煙霧、灰塵、火光與噪音,讓有效的敵我與信號辨識更加困難。
在砲兵愈來愈難影響步兵作戰的同時,砲兵技術的演進讓反砲兵效率有長足的發展。最早把精力投注在反砲兵戰鬥上的是要塞砲兵將校們,在傳統的砲兵分類中,要塞砲兵的火砲口徑更大、更重,相較於野戰砲兵用馬匹拖著火砲到處跑,要塞砲兵只能把火砲安置在固定的陣地中。而當攻擊方所使用的野戰砲口徑愈來愈大、射程愈來愈遠,要塞砲兵們所面臨的處境可謂是「敵暗我明」,而如何找出敵人的砲兵陣地位置,就成了要塞砲兵的生死之戰。
要塞砲兵發展出的第一種找出敵人火砲的方法是利用「音響學」的知識,在平時先仔細研究要塞週遭地形的音響特性,收集各種測試紀錄,等到戰時就利用這些已知的紀錄,根據敵方火砲發射聲響的大小、相對位置等來找出敵人隱藏的砲兵陣地。由於這種技術需要平常就大量針對陣地週遭音響條件作測試,因此對野戰砲兵來說並不是實用的方法。但當西線變成僵化的陣地戰時,交戰各方的砲兵也習慣去構築永久性陣地,讓這種音響學方法再度活耀起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砲兵聽音器 (資料來源:http://1.bp.blogspot.com)
而當西線戰事呈現靜止狀態,另外一種反砲兵戰鬥技術──所謂的「火光測距法」──也引進到野戰砲兵中。這種技巧主要是利用三角函數的方法,設立一系列已知位置的觀測站,而由數個觀測站紀錄敵方砲兵射擊時砲口火光的相對密位。而後方觀測所人員在比較由多個不同觀測站送回的火光紀錄後,就可以在地圖上交叉比對敵方火砲位置,最後確認敵人的射擊陣地。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偽裝過的砲兵觀測所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第三種有效的方法是空中偵察,利用飛機或氣球來找出敵人的砲兵位置。利用氣球的好處是可以長時間停留在固定位置,詳細觀察當面敵軍砲兵陣地;利用飛機的優點則是可以深入敵軍後方,不受地形地物阻礙。
第一次大戰中的觀測氣球 (資料來源:http://www.allworldwars.com)
雖然這三種方法都在1914年冬天出現,但離真正實用化還有一段距離。主題主要出現在兩個層面上:首先,當西線砲兵密度愈來愈高時,要去分辨哪個聲音、哪個火光屬於哪門火砲變得非常困難,因為同時射擊的火砲數量太多了,讓音響與火光觀測單位去分辨特地敵軍砲兵陣地非常困難;其次是通信問題,在野戰電話品質十分不可靠的時代,各個觀測站要把觀測到的數據傳回後方觀測所需要相當的時間,而當時的飛機也沒有裝設無線電,偵察機與地面人員最有效的聯絡方式是把看到的資料寫在紙上,再飛回己方陣地後丟給地上的友軍。
到了1917年中期,在有、無線電通訊科技上的發展簡化了原先通信上的困難,讓反砲兵戰鬥成了單純的國中數學問題。其實早在1915年秋天各國陸軍就開始指派了專業的反砲兵部隊,而到了1916年凡爾登會戰時,德軍已經可以標示出大部分敵人砲兵陣地位置;得益於他們大量的榴彈砲,德軍可以摧毀大部分他們標示出來的法軍砲兵陣地。
可以找到敵人砲兵陣地並不意味著可以在步兵發動攻擊前先把敵人火砲屠殺殆盡,只要敵人的火砲持續保持靜默,就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把他們找出來;而當敵人所有的砲兵同時射擊時,要分辨各別砲兵陣地位置也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因此當砲兵指揮官想要減低敵方反砲兵射擊危害時有兩種簡單的方法,首先是在攻擊發起前所有的火砲都要儘量地保持緘默,其次是當攻擊任務開始後所有佔領固定陣地、可能已經被敵人發現的火砲都要同時射擊以混淆敵人。
雖然這些欺敵行動可以有效讓砲兵不被敵人砲兵鎖定,但相對地這樣也會讓砲兵支援步兵的彈性下降。「全部靜默/集中射擊」的方式雖然在進行彈幕防護射擊時很有用,但是在對付小目標(如一挺機槍)時則顯得是殺雞用牛刀了。因此雙方大量進行反砲兵射擊不但會減少可支援步兵的火砲數量(因為部分火砲被移去執行反砲兵戰鬥),同時也減少了砲兵支援步兵的效率。
為了解決野戰砲兵這種兩難,出現包括了從迫擊砲到高速加農砲等各式各樣的發明。最後各國不約而同地朝向同一個方向發展──發展所謂的「壕溝砲兵」──讓第一線步兵擁有更多的建制火砲,以降低步兵在對付步兵目標時對砲兵的倚賴。
最快發現問題、最用心想要解決問題的人通常最快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德國觀察家在旅順港之役中發現了在現代化要塞攻擊中,有效快速地在鐵絲網中開拓一條攻擊路是決定步兵生死的重要關鍵。從這樣的經驗出發,德軍迅速發展了一系列的迫擊砲來替步兵開路;而在當時德軍的兵種劃分下,這類的武器交給了戰鬥工兵單位,以便與其他武器配合來破壞敵人的要塞地帶。
德軍最原始的迫擊砲在1910年於極機密的狀態下配發至部隊,這種由萊茵金屬公司研發、250公厘口徑的武器,可以將97公斤重的砲彈射到400公尺遠的地方。後續的型號顯示出除了為步兵殺出血路外,德軍進一步要求迫砲對付敵軍迫砲的能力,新的型號是可發射51公斤彈頭的170公厘口徑迫砲,最大射程為750公尺。到1914年德軍共擁有116門這種170公厘迫砲。
一次大戰中的德軍重迫擊砲 (資料來源:http://www.allworldwars.com)
在一戰爆發後的第一個星期,雖然德軍工兵手上只有50門250迫砲,但他們已經在解決法軍與比利時軍要塞的行動中證明了自己;而當秋天來臨西線運動戰告一段落的時候,對付法軍的戰壕更證明了迫砲非凡的價值。法國東北部Argonne森林地帶是兩軍最先開始掘壕對峙的地方,而在濃密的森林中,德國砲兵發現自己很難在混亂的戰鬥中為步兵提供有效的支援。在近距離戰鬥中,德法兩軍速射砲低深的彈道都很難擊中躲藏在樹木與散兵坑中的敵人;而當德軍砲兵把陣地後移,希望有更多空間可以讓彈道更高一點的時候,卻又發現自己會暴露在射程更遠、射速更快的法軍75速射砲彈幕中。為了解決這種困境,德軍嘗試著找來一些170迫砲,並把他們當成「極短程火砲」來運用。
Argonne森林中的德軍步兵們很快地發現迫砲驚人的優點,不但迫砲的高角度射擊可以擊中躲在樹木後面的法軍,更重要的是射些火砲就在步兵身邊,讓步兵可以隨心所欲地攻擊自己介意的目標。當砲兵射程愈來愈大、陣地離步兵愈來愈遠的時候,他們也就愈來愈不在意步兵們在意的目標,而當步兵手中有迫砲的時候,很多問題都迎刃而解。這樣的優點很快地為當時Argonne地區最高指揮官第5軍團司令威廉親王所發現,親王並運用他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不但說服他當皇帝的老爸支持這樣的計畫,一方面也把自己得力的助手Bauer中校安插到參謀本部中主管克魯伯公司與萊茵金屬公司發展新型迫砲──讓新型迫砲迅速地從工廠中源源不絕地交到步兵手中。
至於被迫砲打得落花流水的苦主,法軍高層在1914年9月下令要不計代價找出一種可以跟德軍迫砲匹敵的武器。法軍幕僚們很快地找到了──不是在兵工廠的設計桌上,而是在博物館跟各地軍火庫的角落裡──早在路易‧飛利浦朝代(1830~1848),法軍就生產了一批小型的青銅製前膛裝填火砲,雖然這些火砲是使用黑色火藥的,但法國步兵很快就發現這種武器可以有效地把砲彈射到德國人戰壕裡。
除了利用19世紀的青銅砲應急外,法軍同時也改裝了口徑80公厘的老式De Bange山砲。在把砲彈改成從砲口插入之後,彈體的大小不再受到口徑的限制,這種稱為lance-mones Gatard的火砲,可以發射58、78或102公斤重的砲彈(彈頭重分別為18、25、30公斤)。
雖然使出渾身解數,但面對著德軍優異的迫砲,法軍還是無法趕上德軍的優勢。法軍高層找到了長久以來鼓吹迫砲不遺餘力而人緣甚差的Duchene工兵中校來解決這個技術劣勢,Duchene最後交出的成果是58T型迫砲,可以發射一種6公斤重有翼彈頭的武器。
這種新型的武器主要是利用各種各樣火砲零件拼湊而成,例如它58公厘直徑的砲管其實原本是105公厘加農砲的復進缸,而直徑150公厘的藥筒是從老式已除役的150公厘臼砲砲彈改裝而來,而彈頭內裝的高爆火藥則是裝填民用的炸藥──對傳統野戰砲來說這種火藥太不穩定。
由於利用了大量現成的零件,第一批70門58T迫砲樣品在1915年1月18日交到法軍手中,並立刻送到Argonne森林去解決德法兩軍間的不平衡現象。實戰結果顯示58T是一種非常卓越的武器,法軍高層迅速在1915年2月正式採用58T為標準裝備。但與德軍利用工兵來操作這種武器不同,法軍是利用砲兵來操作這種武器,當時大量多餘的75速射砲操作人員是最好的人力來源──而許許多多的砲兵指揮官也趁著這個機會,把手下最差的人員踢到迫砲單位去。
雖然法國人極力追趕,法軍還是落後德軍一大截。從1914年12月開始,德國工兵部隊開始把迫砲單位從各個戰鬥工兵營中抽出來配屬到步兵單位中,到了1915年春天每個步兵軍中都有了一個由6門170迫砲組成的單位與一個由2門250迫砲組成的單位,而到了1916年中期大部分步兵師都有了一個由3門重型與6門中型迫砲組成的迫砲連。德軍同時開始生產一種76公厘口徑,具有復進機制的迫砲,來取代前線官兵手中大量各式各樣手工打造的輕型迫擊砲,而到1916年底每個步兵師的迫砲連中都有了12門這樣的武器。
當數量日漸增加,迫砲很快成為了德軍步兵在本階段執行有限目標攻擊的核心武器。不像傳統步兵攻擊以系統化的方法摧毀敵軍防禦系統,有限目標攻擊是以蠶食的方式一點一滴佔領敵人陣地。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有限目標攻擊的企圖只是讓陣地往前推進100~200公尺,佔領某塊高地以便取得更好的觀測位置。
由步兵營、團或旅級單位發動的有限目標攻擊,需要射程範圍內所有火力集中支援。由於砲兵單位在聯繫協調上較不方便,在有限目標攻擊中通常負責射擊敵人砲兵、預備隊集結地帶與指揮所、觀測所等目標,而如據點、機槍巢等接近我方步兵的小型目標則交由迫砲來處理。
迫砲利用兩種方式來協助步兵攻擊,在準備階段迫砲系統化地射擊敵軍陣地上的觀測所、掩體、機槍巢等,利用本身優異的準確性,把敵人的據點一個接一個地「敲掉」;而當步兵從壕溝中出發後,迫砲則把所有火力集中在最接近突破點的法軍戰壕上,形成固定彈幕壓制法軍,而當德軍步兵發起最後衝鋒時,迫砲的彈幕則以計畫突破點為中心往法軍陣地兩側與後方移動,以協助步兵席捲敵人陣地。
只要有適當的準備──以奪取孤立的法軍陣地為目標,攻擊部隊事先進行反覆演練,儲備大量彈藥──德軍都可以在有限目標攻擊中取勝。相較於法軍多半以失敗收場的模仿,德軍的勝利很大部分必須歸功於步兵與工兵間的協調合作。德軍步兵放棄了傳統操典中所有人員形成一線同時從壕溝中躍出攻擊的方式,而是在工兵的支援下每次由小群步兵發動攻擊、佔領一小塊幾十公尺長的法軍陣地、鞏固陣地,然後一次又一次地使用相同的方法,直到攻佔整次有限目標攻擊的所有目標為止。
這種步兵小組攻擊法不但可以大量減少暴露在法國砲兵防護射擊時的傷亡,更可以有效解決法軍陣地前障礙物造成的困擾。相對於傳統砲兵準備射擊要想辦法清除一大片的障礙物,現在德軍只要想辦法清除一條窄窄的攻擊路徑即可,而要清開這麼小的一塊區域也不再需要大量的砲彈,幾根破壞桿、幾發迫砲彈就可以清出足供數十名步兵前進的通道。而砲兵的準備射擊目標區更小,不但讓單位面積內的火砲射擊密度更高,也能有效地節省許多彈藥。
不過1915年德軍在西線上有限目標攻擊最重要的功臣還是迫擊砲,相對於利用野戰砲射擊機槍巢,迫砲只要幾發砲彈就可以精準地消滅對攻擊路徑產生威脅的任何機槍陣地。當德法兩軍陣地距離縮短到不到100公尺時,任何要利用砲兵射擊敵人第一線陣地的一方,都要冒著極大的誤擊風險。只有迫擊砲在這種距離內有足夠的精確度可以將足夠的炸藥丟到敵人陣地中。
德軍是這樣地倚賴他們手中的迫砲,甚至他們發動的有限目標攻擊的極限都等同於迫砲的最大射程。由於當時的中型與重型迫砲的射程分別只有750與476公尺,當德軍攻佔法軍第一線壕溝後通常就已經到達了這兩型迫砲射程的極限,而這兩種武器最初又是設計作為攻城武器使用,重量太大不適合搬運,因此所謂的有限目標攻擊通常在德軍步兵攻佔法軍第一道壕溝後停止。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Bauer上校(此時已經晉升)在1914~15年的冬季試圖去找出讓德軍步兵在攻佔法軍第一線壕溝後卻仍能持續保有足夠火力的方法。第一個嘗試是使用一種克魯伯設計的37公厘實驗性火砲,但在實戰中這種火砲卻證明是「比沒有還糟糕」──不但口徑太小無法摧毀任何像樣的目標,發射時火光太大又容易被敵人發現。Bauer上校並沒有放棄這種「步兵砲」的概念,並利用威廉親王的實驗部隊「魯爾突擊步兵營」持續進行相關實驗,而到了1915~16年冬季終於找到了最適當的武器──鋸短砲管、降低砲架、移除長距離瞄準具的俄製76.2公厘野砲。
德軍同樣在防禦戰鬥中使用步兵砲,當西線開始進入壕溝戰後,德國人就把部分步兵師中的野戰砲或是一些從海軍搞來的小口徑火砲,以單砲配置的方式佈置在第一線陣地,作為所謂的「側防火砲」。為了避免成為敵人砲兵的目標,這些側防火砲通常都利用山丘或其他地形來掩蔽,這也意味著火砲的射角與射程會大幅受限。德軍很快發現原本的標準型野砲太大、射程太遠,而有短砲管、低砲架、簡易瞄準具的小型火砲不但可以滿足所有戰術上的需求,也更不易被敵人發現摧毀。也就是說魯爾突擊步兵營自行改裝的俄製76.2公厘野砲,是種非常優異的「側防火砲」。
在仔細發展研究各種相關戰術後,德軍從1915年到1917年共成立了50個「步兵砲」連──這些步兵砲連使用五花八門的武器,包括砲管磨損太嚴重不能繼續當野戰砲使用的77速射砲、奧匈軍提供的Skoda 75山砲及戰爭末期出現的、專門設計的步兵砲IG 18。雖然在戰場上機槍取代了大部份「側防火砲」所擔任的任務,但德軍還是喜歡利用步兵砲的高爆彈來對付戰場上出現的「點目標」。
德軍步兵砲在一戰中的腳色受到輕型迫砲的擠壓,在使用金屬底板,與中型、重型迫砲相較更具有運動與隱蔽優勢之下,輕型的75迫砲很快就證明了自己比那些更大的兄弟們具有更高的價值。由於這種迫砲的砲彈僅有4.6公斤,在本身初速低砲身又具備有後座力吸收機構等條件下,新型的75迫砲不但可以曲射,也可以當作直射武器使用。德軍不但把這種武器當作迫砲使用,當步兵砲使用,到戰爭末期更直接拿來當反戰車砲使用。
相對於英軍對運用步兵砲顯得毫無興趣,法軍在1916年引進了一種裝在三角架上、37公厘口徑的步兵砲。相較於克魯伯失敗的產品,法軍的37公厘步兵砲在對付德軍機槍巢上有優異的表現。不過對協約各國來說,真正扮演德軍步兵砲與迫砲腳色的是Stokes迫擊砲。
作為所有現代迫擊砲共同的祖先,81公厘口徑的Stokes迫砲具有革命性的簡單架構。在所有軍火公司都在拼命發展速射砲的年代,Stokes拒絕在他們的火砲上裝上任何的復進機構。Stokes迫砲取消了扳機,直接在砲管尾端裝上一根撞針來擊發,而在不使用輪子的狀況下,步兵們可以輕易地把Stokes迫砲拆成幾個可以直接背著走的部份──最重的一塊只有23公斤──因此只要人可以走到的地方,Stokes迫砲就到得了。由於Stokes迫砲的結構實在是太簡單了,因此可以輕易地達到每分鐘30發的射速,而每發砲彈的威力等同於75速射砲,最大射程也可達到450公尺。
現代迫擊砲的始祖,3英吋Stokes迫擊砲 (資料來源:http://www.imfdb.org)
從1915年12月起直到戰爭結束,Stokes迫砲是英國壕溝砲兵唯一的建制武器。雖然英軍的壕溝砲兵與法軍壕溝砲兵一樣,都是利用部隊的編餘人員組成的,但不同於他們法國同業的是,英國的壕溝砲兵部隊人員大部分都不是從傳統砲兵出身的。英國的壕溝砲兵部隊雖然有著Stokes迫砲這種劃時代的武器,但一方面受限於他們缺乏砲兵戰術修養,另一方面又受制於英軍傳統以來的官僚作風,因此在實戰中並不能充分發揮出應有的實力。
由法軍操作的Stokes迫砲在戰場的表現就好得多,在不斷受到德軍迫砲與突擊部隊戰術攻擊下,法國高層相信他們需要一種比鎗榴彈有威力、比58T迫砲運動性高的武器。第一種出現的武器是75公厘Jouhandeau-Deslandres迫砲,使用品管不良的75公厘速射砲砲彈,而在Nivelle攻勢中16門這種迫砲以四砲一組的方式配發到某步兵師中,並証明了在攻擊德軍機槍巢的時候非常有用。
但是Jouhandeau-Deslandres迫砲高達105公斤的重量無法讓步兵帶著走,到了1917年雖然法軍兵工廠全速生產這種武器,但其「可以使用75公厘砲彈不良品」的優勢已經不存在了,而它長射程(1,700~2,000公尺)的優勢也因為目標太近──當時德軍在吸取戰爭經驗後把主要抵抗線與機槍巢都設在反斜面陣地,法軍必須要等到越過稜線後才會發現,而此時雙方的距離已經非常接近──而顯得無用武之地。
在這些考量因素下,雖然Stokes迫砲是外國開發的產品,法軍還是大量採購配發到部隊中。在1917年10月23~25日的La Malmaison之戰中充分證明了Stokes迫砲的優點,簡單好搬運的特性,讓Stokes迫砲陪伴法國步兵突進德國陣地達5公里之遠。而到了1918年11月11日,法軍正式把Stokes迫砲列為步兵團的建制武器。
雖然Stokes迫砲及子孫們最終成為了各國步兵的伴隨武器,但迫擊砲這種武器一路走來並不是那樣的平順。在一戰的各次主要會戰中,迫擊砲主要都是拿來當「攻城鎚」在敵人防線上敲開一個大洞,而非作為步兵口袋中的武器使用。
在1915年的大型攻勢中,主流的課題是想辦法集中足夠多的火砲來壓倒敵人砲兵。因此在將軍們都不明白迫砲真正的價值在於支援步兵的情況下,大部分的迫砲都被拿來當做砲兵武器使用。
雖然當時迫砲的射程很短,但由於直到1917年(就德軍的戰法來說)或1918年(就法軍而言)以前,步兵師大部分的人力都是部署在第一線陣地中。因此只要突破了第一線陣地,就意味著可以長驅直入敵軍後方,直到敵人搬來預備隊堵住缺口為止──這也難怪射程短但是可以投擲大量彈藥的迫砲會被拿來當砲兵武器使用。
在長久承受重砲兵火力嚴重不足的痛苦下,法國是第一個試圖集結大量迫砲火力的國家。到1916年8月,法軍已經在各步兵師部署了190個迫砲連,另外在陸軍砲兵總預備隊中保留了125個迫砲連──這讓法軍得以在1916年7月索姆河攻勢中使用超過1,000門迫砲,在1917年4月Nivelle攻勢中使用1,922門迫砲。
如同法軍使用的各型火砲,迫砲在這兩次攻勢中都被編到準備射擊計畫中,以長達數天的準備射擊來摧毀躲在工事中的德軍。而不像速射砲與榴彈砲浪費大量彈藥卻沒有什麼效果,法軍的迫砲絕大部分都完成了他們的任務。在德軍紀錄中絲毫不諱言法軍迫砲的效率與破壞力在德軍陣地中造成了無以言狀的恐怖。
在觀念上德軍喜歡利用迫砲短暫而快速地集中射擊,而非如法軍一樣利用迫砲來執行長時間的準備射擊,但這並不意味德軍不把他們的迫砲集中使用。德軍把大量迫砲集中於陸軍總部的指揮下,做為西線機動武力的一環。在這股機動部隊中包括了一大批獨立迫砲營,以及少數使用實驗性武器──如利用壓縮空氣發射的迫砲──的單位。
最極端集中使用迫砲的紀錄是在1917年9月的里加(Riga)之戰,這次德軍攻勢的目標是越過一道相當寬的河面後佔領一個半島地形──以西線的標準來說,俄軍的防禦並非十分堅固──而德國人的主要努力在於當德軍步兵渡河的時候如何壓制俄軍火力。而為了遂行此項作戰,各步兵師中的迫砲被臨時編組成了一個「迫砲旅」──擁有100門重迫砲、130門中型迫砲與320門輕型迫砲。
所有的德軍迫砲一字排開,以對付即將出現的線型俄軍目標,而當俄軍步兵蜂擁到水際陣地準備射擊時,就提供了德軍迫砲最好的攻擊目標。當德軍在1917年、英法軍在1918年重新修定他們的防禦準則後,步兵不再擠在第一線的壕溝中,而是部署在縱深3~5公里的一系列堅強據點中,這確保了絕大部份守方的步槍、機槍與迫砲都處於攻方的迫砲射程之外。
面對守方的這種改變,英法軍的策略是讓攻擊的步調愈來愈慢,以便慢慢地系統性地摧毀整個德軍陣地系統;而德軍的策略則是讓他們的壕溝砲兵數量更多、機動性更強。德軍在每個步兵營中配備了8門裝在輪型砲架上的輕型迫砲,而每個步兵旅則部署4門由馬匹拖曳的中型迫砲,步兵師中的77速射砲連被直接編入各個步兵團,而在大部分戰爭期間中都沒有交通工具可資機動的步兵砲連,則在接收到足夠的馬匹後配屬到各步兵師中。
從表面上來看,德軍這樣大量把短射程火砲配置到旅、團、營級單位的作法像是在走一次大戰前的回頭路,但是實際上由於「步兵砲兵」的觀念成熟,讓這些火砲在戰場上的運用方式與戰前迥然不同。這種作法事實上是完全顛覆了十八世紀以來戰術發展的潮流──從七年戰爭、卅年戰爭一路到拿破崙戰爭以來,戰術發展的重點都是想辦法去指揮規模愈來愈大的戰爭,而德軍在戰術觀念發展上則開創了所謂的「典範遞移」──把大規模的戰爭拆解成一連串的小衝突,而累積小規模戰鬥的勝利為戰場上全面的勝利。
這些小衝突有些是可以由步兵班、步兵排建制的步槍、輕機槍、手榴彈、鎗榴彈來對付,其他強度更高點的衝突則需要更重型的武器介入,此時──營長可以利用手中的重機槍、輕迫砲,團長可以利用伴隨的步兵砲,旅長可以利用手中的中型迫砲──來打破僵局。上級指揮官可以利用兩種方式來運用手中的「主戰武器」──直接把這些重型武器投入重點戰鬥,或是利用這些武器來火力掩護重點戰鬥方向的側翼、遮斷敵方援軍或壓制對我方重點部隊影響最大的敵人重型武器。
理論上這些重型武器可以遵循一定的邏輯加入戰鬥,當小部隊手中的武器無法應付當前狀況時,就可以申請上級單位提供重型武器支援。這樣分散使用的效果十分明顯,迫砲或步兵砲就像步兵班、排一樣作為一個戰鬥單位投入戰鬥,可以隨時與其他單位合力對付戰場上隨機出現的目標,也可以接受上級指揮官指揮進行縱深戰鬥。
1914年時陪同步兵戰鬥的火砲與迫砲在戰鬥時有著極大的限制,他們沒有辦法直接解決許多壕溝戰的困境──在無人地帶的步兵極易受到敵火危害,野戰防禦工事的威力太大,而守方填補缺口的速度永遠比攻方擴張戰果的速度還快。新武器的出現解決了部份的問題,而隨著德軍步兵戰術的發展,他們發現自己愈來愈不需要「真正的砲兵」來幫忙打敗敵人。而現代砲兵發展走到這一步時,更可以將所有的資源放在壓制敵人砲兵、達成作戰層面奇襲、維持攻擊動能等目標上,來達成真正戰場上的突破。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