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砲兵 On Artillery
著者:Bruce I. Gudmundsson 譯者:庸庸老師(PzGrenadier)
第三章 榴彈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前三個月中,每當德法兩軍戰鬥開始故事的發展都差不多,法國砲兵可以發射得更遠、更快也更準,有的時候碰巧可以讓德國佬的進攻暫時停頓下來,但是在絕大多數的場合中對整個戰局的影響是一點用處也沒有。德國砲兵在火砲性能上贏不過法國對手,不過他們卻有一個優點──在戰場上有這個優點就夠了──就是德國砲兵總是能把他們的砲彈送到戰場上最關鍵的地方,而他們的法國同行卻總是找不出一個好方法,讓自己與步兵間協調合作。
德國人除了證明了他們的準則優越與訓練札實外,在火砲科技上其實並非一無是處,所有的觀察家都必須承認一點,那就是德軍在榴彈砲科技上的創新,正一步一步改變著砲兵發展的潮流。在1914年的機動戰中,德軍榴彈砲多半可以在「75小姐」射程外把法軍打得毫無招架之力,而即便是進入了法國人的射程內,德國砲手也多能把握住隱蔽陣地與鋼製防盾的優勢,對法蘭西的榴散彈攻擊幾乎可以免疫。相對來說法軍75速射砲的彈道比德國榴彈砲更平直,更難利用反斜面陣地或躲在地形地物後面來保護自己。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輕榴彈砲主力 10.5 cm Feldhaubitze 98/09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而當1914年秋天來臨時,西歐戰場運動戰階段結束轉而進入靜態陣地戰階段,此時德軍榴彈砲的多才多藝與龐大數量讓戰場上的天平日益傾向德國人那一邊。榴彈砲最顯著的優勢是「彈頭重/全砲彈重」比例,其次是不那麼重要但是更容易被發現的是「射擊遠距離目標的準確度」。
砲身裝設在砲架上,而在使用相同砲架下,裝置榴彈砲時口徑可以更大。舉例來說在1916年時美軍所使用的3吋速射砲(76.2公厘口徑)砲架與3.8吋榴彈砲(96公厘)兩者砲架的重量幾乎相同;但是前者所發射的砲彈重14磅,而後者為30磅,整整多出前者一倍。同樣地美軍4.7吋加農砲與6吋榴彈砲兩者的砲架重量也相似,但是前者的彈重為60磅、後者為120磅。
砲彈重量更大意味著砲彈的體積更大,可以裝更多的火藥、更可以破裂出更多的碎片,不僅在直接命中的時候破壞性更強,就算沒有命中只是接近彈時,更強烈的暴風與震波也能造成壕溝與工事更多結構上的損害。即使在一次大戰時榴彈砲的射速沒辦法趕上速射砲/加農砲,但是戰場上的法則很簡單,誰可以最有效地打擊敵人、誰就是最有效的武器。
榴彈砲射擊精確度的實驗結果在1916年的「野戰砲兵期刊(Field Artillery Journal)」中有清楚的描述。在相同距離下美國陸軍利用3吋速射砲與4.7吋(120公厘)榴彈砲射擊相同大小的目標(目標是一小段戰壕),看看從開始射擊起到兩者「直接命中」目標的數量相同時為止,兩者平均要使用多少發砲彈──答案是速射砲所需要的砲彈數量平均值是榴彈砲的兩倍以上。榴彈砲最有效的距離是2,000~3,000公尺,在這個範圍內速射砲擊中目標所需要的彈數是榴彈砲的2.5倍。
在1916年秋天美國陸軍公佈上述實驗結果之前,歐洲各國陸軍早就在大戰的第一個冬天的艱苦勝利中得到類似的經驗。雖然大家都知道手中的速射砲在戰場上不堪用,但是受限於戰前各國的戰術思想與工業實力,沒有人有能力換掉手中大量的速射砲來追尋德國人的腳步。
在1914年10月,法國戰爭部部長第一次公開地承認他們需要一種更具威力的武器來取代75速射砲,但是在法國陸軍守舊派勢力的影響下,法國人的策略居然是大量生產19世紀末設計一系列「de Bange」加農砲與榴彈砲──那是老舊過時的、專門設計來法國人正在生產著性能超過德國設計的155與105口徑榴彈砲,但那居然是要外銷給保加利亞的。
法軍對榴彈砲的抗拒心理可以追溯到法軍引入75速射砲,由於75速射砲優越的性能,在法軍砲兵中形成了一個學派認為75速射砲足以因應步兵師、步兵軍可能面對的所有狀況。至於德軍105榴彈砲優異的表現,此學派認為不過是德國人的77速射砲性能太差,不得不引進此種武器來彌補本身砲兵火力的弱點。
早在1911年法國的「反榴彈砲學派」就已經發行了本小冊子,詳列出所有速射砲的優點與榴彈砲的缺點。其中最重要的主張是由於速射砲的射速高、彈道平伸,是所有武器中最好的榴散彈發射工具。當對抗敵人砲兵的時候,速射砲更可以有效地壓制敵人。而就算是敵人榴彈砲陣地躲在反斜面後面,這本小冊子中指出只要山坡的坡度小於9度,速射砲就可以有效地擊中目標。
讓榴彈砲支持者吐一口怨氣的第一個實例發生在1912~1913年的巴爾幹戰爭中,當時法軍觀察家發現隱藏在隱蔽物後方的速射砲陣地通常可以有效擊潰部署在空曠地的速射砲陣地,而只要速射砲部署在挖掘好的野戰工事,幾乎就可以完全抵擋敵方榴散彈砲火。另外一個重要的觀察結果是榴彈砲的優點在砲彈威力,而不是在於榴彈砲較高的彈道。當法軍高層閱讀這些報告後,結論並不是他們需要榴彈砲,而是想辦法讓75速射砲砲彈的威力加大。在一時間無法克服技術問題的情況下,法軍先將原本分散在要塞砲兵部隊中的各種155、120口徑的加農砲、榴彈砲們──除了一種155榴砲屬於新式設計外,其他都是19世紀留下的古董──湊在一起,組成5個重砲兵團。
在來自德國的情資與巴爾幹戰爭經驗影響下,法國戰爭部在年度預算中編列經費打算採購輕榴彈砲,以組成一支專業的「反榴彈砲砲兵」。在任何民主國家中要採購武器都必須經過國會這一關,而傳統上法國國會對於軍方採購武器的要求都是保持著中立的態度──但是這次不然──「反榴彈砲學派」的遊說贏了,法國國會拒絕撥款採購新型的輕榴彈砲。「反榴彈砲學派」更進一步說服了國會撥款將大量庫存的75公厘砲彈進行改良,以便進行高角度射擊。
法國的盟友比利時與義大利同樣拒絕採用輕榴彈砲,受到法國的觀點影響,他們同樣只把榴彈砲部署在軍團砲兵中。不過在比利時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比利時國會最後同意了讓陸軍採購榴彈砲,卻為了要採購哪種口徑的榴彈砲辯論不休。其他第一流及第二流的強權,如塞爾維亞與希臘則完全不受法國影響,畢竟戰場是現實又殘酷的,趕快把手中的法製75速射砲換成口徑100到122公厘的輕榴彈砲才是合理的做法。
俄國人自己在日俄戰爭中嘗到了榴彈砲的甜頭,但是受限於國家財政沒辦法一下子採購足夠數量的榴彈砲,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才勉強能夠在每個軍團中設一個有12門122輕榴彈砲的砲營。
另外一個重要的國家──英國──則是從來沒有忘記榴彈砲,基於之前在南非的經驗,到1911年的時候英軍在每一個在法國的遠征軍步兵師中都部署了18門新式的4.5吋(114公厘)榴彈砲。英國遠征軍並沒有向本土防衛軍般有著軍團砲兵的組織,因此也就沒有本土防衛軍砲兵的60磅(127公厘)榴彈砲。
一次大戰中大英國協部隊使用的4.5吋榴彈砲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在戰爭爆發前夕只有德國陸軍在師及軍的層級都擁有完整的榴彈砲部隊,在當時德軍步兵師全部擁有的3,300門火砲中有954門為輕榴彈砲,佔了1/4強。之後隨著德國開始動員,但榴彈砲生產速度趕不及步兵師數目大量增加速度,輕榴彈砲在德軍步兵師火砲中的比例稍有下降,到1914年戰爭爆發時約佔總數的1/6。
在輕榴彈砲上的優勢由德軍在重型榴彈砲上的優勢增強。德軍在1914年擁有416門可與法軍最新式榴彈砲匹敵的150榴彈砲,雖然這些火砲名義上屬於要塞砲兵部隊,但德軍把每四個砲連編成一個重榴彈砲營、讓他們機動化,並且在每一個現役的步兵軍中都部署了一個。在1914年的時候德國現役步兵軍中並沒有設置軍砲兵指揮官,因此這些個重榴彈砲營都直接配屬給步兵軍中兩個步兵師某一師的砲兵旅。
輕榴彈砲滿足了德軍砲兵軍官想要摧毀躲在掩體中敵人步兵、砲兵的渴望,造在1878年的俄土戰爭中德國觀察家就發現到,就算速射砲發射高爆彈也無法消滅躲在掩體中的敵人。經過長久實驗德軍在1898年採用105口徑的輕型榴彈砲,而在1909年進一步改良了這種武器的制退機構。
當輕榴彈砲首次被引進德國陸軍時,戰爭部的計畫是將當時德軍步兵軍所屬的8個砲兵營中的一個改成榴彈砲營。但在1905年德軍仔細分析了1897年希土戰爭、波爾戰爭、八國聯軍及日俄戰爭的戰例,深信增加榴彈砲的數量將為德國在未來戰爭中帶來極大的利益。自此德軍開始了榴彈砲倍增計畫,讓每個步兵師都能擁有一個由18門榴彈砲組成的砲兵營。
德國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重榴彈砲的領導國家,很大部分必須歸功於德軍內部不同學派的論戰。早在1891年希里芬擔任參謀總長的時候,由於希里芬計畫中的一個關鍵性成功因素是克服法國與比利時境內要塞的速度,因此要塞砲兵勢力在希里芬的刻意培植下大幅擴張。而基於要塞砲兵的專業背景與希里芬計畫的需要,大量重型的長程加農砲與榴彈砲走出了要塞,成為希里芬腦海中「加強右翼力量」的重要一環。而為了有效地將這些大傢伙搬到前線去,希里芬計畫中甚至規劃了詳細的動員計劃,以便徵用足夠的民間馬匹來拖曳這些火砲。
雖然希理芬與他的要塞砲兵支持者們想盡辦法增加火力,各步兵軍的軍長們還是不斷地試圖在德皇面前進言反對這樣的計畫。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與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德軍勝利都是靠著他們優異的作戰機動能力。這樣的機動能力一方面要歸功老毛奇所率領的參謀本部優異的鐵路後勤作業能力,另一方面則需歸功給步兵的雙腳與馬匹們,德軍倚靠著他們強健的體魄與堅忍精神,永遠可以在離開鐵路終點站之後先敵軍一步運動到敵軍到不了的地方。
德軍軍長們擔心大量的重型火砲不但會讓士兵與動物們喪失過多的體能,更可能會造成嚴重的交通阻塞;拖曳重砲時消耗大量體力的馬匹需要更多的飼料,也會讓輕砲兵與騎兵部隊的馬匹沒有東西可吃。在實兵演習中發現拖曳重砲的馬匹更會流失大量汗水,讓急行軍中的部隊需要不斷地尋找、運輸清水給這些可憐的動物。
不斷的兵棋推演與實兵演習讓德皇體會到真正會讓德軍速度減慢的不是重砲,而是法國人可惡的要塞。在1900年一次實兵演習的講評中,德皇親自下令陸軍需要在野戰砲兵中裝備105公厘口徑「輕榴彈砲」,在要塞砲兵單位中裝備150公厘口徑「重榴彈砲」。
受到要塞砲兵傳統的影響,德軍重榴彈砲使用高爆彈作為主要的武器。在配備了延遲引信後,這種砲彈可以有效地穿透攻勢的水泥頂部後在工事內部爆炸。雖然這種砲彈主要是為了摧毀物資而設計,但是其震波對一定距離內的人體有著相當強的殺傷效果。
在對付空曠地上的部隊時,德軍最初為各種口徑的榴彈砲配發了榴散彈。同時德軍也為105榴彈砲設計了「通用彈」──減少高爆彈彈體內的火藥量,並且加入了一些金屬散彈。這種砲彈可以使用定時引信空炸、利用觸發引信表面炸,或利用延遲引信來穿透炸。而自1905年起,這種「通用彈」是一次大戰前德軍輕榴彈砲唯一的砲彈彈種。
就像歷史上在承平時期設計的各式各樣通用武器一樣,德軍的「通用彈」在一戰爆發後也被證明是完全失敗的一種武器。在高爆彈裡面加裝金屬散彈讓整枚砲彈造價高昂且加工不易,而減少火藥後讓砲彈的高爆效果大幅下降。想要同時得到兩種效果的結果是兩種目的的成效都很差,因此在1918年8月戰爭爆發後,德軍很快就恢復生產高爆彈與榴散彈兩種砲彈,而不再生產這種通用彈。
雖然有著這樣砲彈上的缺點,但卻絲毫不減損德軍105與150榴砲在戰場上威風八面的事實。當俄國人忙著與奧匈帝國糾纏、比利時人退守國家的中樞要地、英國人忙著重建他們的迷你陸軍,法國人則忙著沿著德軍前線築起戰壕──這意味著德國人獨享著榴彈砲所帶來的一切好處。
當德軍的榴彈砲把法國人的壕溝開腸破肚的時候,法國人的75速射砲只能勉強騷擾壕溝中德軍的好夢。榴彈砲驚人的威力讓法軍在被砲擊時常常驚慌失措地逃離他們淺淺的壕溝──只可惜德國人沒有足夠的砲彈來殲滅法國部隊,或是把局部的勝利擴張讓戰場恢復機動。
戰場上的勝利讓德國領導人們更堅信榴彈砲的力量。舉例來說,當在1914年10月德國建立他們戰爭爆發後第一個新的步兵師的時候,這個步兵師──沒有足夠的騎兵、沒有足夠的機槍、沒有足夠的運輸工具、沒有足夠的火砲──但是在這個步兵師中榴彈砲與速射砲之間的比例,由戰前步兵師的1:3提升到了1:2。而等到戰爭爆發後成立的第二批步兵師──1914年12月成立──這個比例更進一步提高,不但在步兵師中105榴砲與速射砲的比例提高到1:1,每個步兵師中更多了一個由8門150榴砲組成的建置重榴彈砲營。要生產足夠榴彈砲來裝備新成立的步兵師比較容易,但要生產大量榴彈砲來取代數百個既有步兵師中的速射砲比較困難,1915年3月德國戰爭部重整了所有的步兵師,在新的編裝表中每個步兵師有一個砲兵團──由兩個速射砲營與一個輕榴彈砲營組成──而在經過了兩年的拼命生產,德軍終於可以讓每個步兵師中105輕榴彈砲與速射砲數目的比例達到1:2。
直到1917年下半年之前,在每個德軍步兵師中重砲兵──包括重榴彈砲──所佔的比例都還不顯著。從戰爭開始起,每個月德軍高層可以臨時配屬給各步兵師的重砲數量都不斷地增加,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德軍總共有148個重砲連,其中104個是配屬給各步兵軍的重榴彈砲連,其他的則是210公釐榴彈砲與280、305、420公釐口徑臼砲及原本希望可以用來摧毀敵人要塞的100公釐口徑加農砲。在戰時動員生產之下,到1915年底德軍重砲連的數量已經從原本的148增加到了1,380個砲連,成長到了10倍。
法國人在不斷挨打之下也展開了他們自己一系列的砲兵擴張計畫。在戰爭的最初兩年法國人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把所有庫存的重砲都拖出來編組成為新的重砲兵連。即便這些庫存火砲的口徑(95~155公厘)足以與他們的德國對手匹敵,但事實上這些火砲是舊式火砲,在涉及速度上遠遠不及他們的日耳曼對手;更重要的是,這些庫存火砲都是加農砲,而非德國人所使用的榴彈砲。帳面上法軍重砲的數字增加了,但事實上從1914、1915直到1916年下半年,法國重砲兵雖然不斷英勇奮戰,但在面對德國重砲兵時通常是以悲劇收場。
如果法國按照他們一次大戰前的準則繼續把所有賭注放在速射砲上,結果將是一場嚴重的災難。根據戰前德國要塞砲兵進行的實驗顯示,只要150榴彈砲射擊80~100發,就可以完全殲滅一個法軍75速射砲連──佔領100公尺寬80公尺深的標準速射砲連陣地,將會損失30~50%的人員、60~65%的火砲、砲車、彈藥、行李及其他物資。
這場災難沒有發生的原因是因為法國砲兵們迅速放棄了他們戰前的一切想法而且逃得彼步兵還要快。在恐懼心理影響下,法國砲兵在步兵戰壕後方2,000~3,000公尺處放列──而非原本準則中的500~1,000公尺──而德軍砲兵則依據準則在步兵後方2,000公尺處,因此雙方砲兵現在的距離是4,000~6,000公尺,而非依據雙方原先準則計算時的2,000公尺。4,000~6,000公尺聽起來不算遠,但是在法國東北部起伏的環境中,這樣的距離意味著德法兩軍砲兵間至少隔著一個山頭。
如同戰前許多砲兵專業文章所預測的,這樣的間隔讓兩軍砲兵間要偵察到彼此位置非常困難。盲目射擊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從山脊後面射來的砲彈可能意味著敵人砲兵在山脊後、山脊後方3,000公尺、或是在兩者之間的任何一個位置。而當時砲兵在選擇優良陣地能力上的低落,讓砲兵指揮官可能將他的火砲放在任何一個奇奇怪怪的地方;而在反砲兵科技上的低落,更讓當時只能在教堂鐘塔上、山頭上或是熱汽球上的觀測人員更難找到敵人砲兵的位置。停滯的戰線不但砲兵們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掩蔽他們的陣地,更有足夠的時間可以把他們的馬匹、行李、砲車等藏到讓人找不到的地方。
砲兵射擊技術上的障礙讓反砲兵射擊更為困難。在戰前各國砲兵都不強調間接射擊訓練的情況下,各國不約而同地將砲兵部署在後方;這讓所有戰前有關於反砲兵射擊的理論與準則都成為空談。面對這樣的困境,各國陸軍都徵召了大批的科學家到砲兵部隊中來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在這段期間,對於歐陸各強權砲兵來說,真正的傷害多半是由敵人步兵造成的,而非敵人的砲兵。
這樣的關係造成了兩個嚴重後果:第一、步兵與砲兵之間發現他們缺乏彼此間聯絡的工具──現在我們把這種狀況稱為友軍火力傷害──德國砲兵射擊德國步兵,法國砲兵射擊法國步兵;第二、指揮官們現在對所謂的「砲兵決鬥」失去了信心──既然反砲兵射擊擊中敵人砲兵陣地的機會跟買彩券差不多,唯一可以消滅敵人砲兵的的方法就是讓己方步兵衝入敵人砲兵陣地。
在這種不幸的情況下,榴彈砲更證明了自己在反砲兵戰術上的威力。由於榴彈砲的威力與準確性都比較高,此時的指揮官可以集中榴彈砲火力迅速地消滅某一地段戰壕中的敵軍,同時掩護己方步兵提槍快跑前進,佔領這段戰壕並且迅雷不及掩耳地衝到敵軍後方屠殺手無寸鐵的敵軍砲手們。但這種戰術等於是與時間賽跑,如果步兵們不能在短暫的空檔內打開突破口並消滅敵人砲兵陣地,這些擔任突擊任務的步兵就會被地獄般的敵人榴散彈砲火消滅。
在這些戰術條件限制下,大戰的第一年成為爭奪壕溝之戰。當敵軍攻佔了第一線壕溝時,砲兵為了避免誤傷我軍都會停止射擊──因此德法雙方都會把絕大部分的兵力部署在第一線──第一線壕溝的陷落通常也意味著後方砲兵陣地被敵人蹂躪。而只要第一線壕溝可以守住,砲兵就可以輕易地消滅停留在無人地帶中的敵軍。
只要步兵們堅持這種戰法,砲兵的工作就會很輕鬆。而對攻擊方來說,只要砲兵可以不斷地壓制第一線壕溝中的敵軍,步兵就有足夠的時間衝鋒進敵人的陣地。只要砲兵可以破壞更多的工事、可以讓敵人步兵有更多的時間躲避砲擊,我軍的攻擊就愈可能成功。既然戰場上現實的狀況是如此,在戰爭爆發時有最多重砲兵以及有最多榴彈砲的一方可以主宰戰場,就一點也不令人驚奇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