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與軍馬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除了騎兵部隊使用著馬匹之外,步兵、砲兵的重武器搬運、彈藥輸送、各種補給品運輸,在在都需要軍馬的協助。

  以編制有野戰砲兵聯隊(野戰砲兵團)的步兵師團為例,在中日戰爭期間一個標準編制的野戰砲兵聯隊約有2,900匹軍馬,另外在輜重兵聯隊中另外有約3,500匹軍馬擔任運輸、補給工作,因此整個師團的軍馬數量約在8,000匹上下。

undefined

  【坂上之雲】中秋山好古由老帥哥阿部寬飾演 (圖片來源:http://gushi.tw)

在日俄戰爭中活躍的騎兵部隊

  在談到軍馬的時候,大部分人腦海裡面都會浮現出騎兵奔馳沙場的景象。雖然早在日本戰國時代就出現了有名的「武田騎兵隊」,但是現代日本陸軍中的新式騎兵卻是相當晚才出現。

  明治維新後不發展新式騎兵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與歐洲國家相較,日本的馬匹產量不足所導致的。

  明治維新之後最初出現的現代化騎兵部隊是明治五年成立的近衛騎兵隊,一次是明治六年的東京鎮台騎兵隊。至於其他五個鎮台因為馬匹數量不足,並沒有騎兵部隊的設置。當明治十九年將鎮台改為師團的時候,也仍然只有近衛師團與第一師團有騎兵部隊的編制。

  之後為了因應甲午戰爭(明治廿七~廿八年)的需要,以每個師團編制兩個騎兵大隊(營)為原則,編成了七個騎兵大隊。由於缺乏運用騎兵部隊的戰術戰法,當時的第一騎兵大隊大隊長秋山好古即以「騎兵先驅者」的腳色活躍於當時。

undefined

  秋山好古本尊,當然沒阿部寬帥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經由秋山的努力,到了日俄戰爭期間(明治卅七~卅八年),日本騎兵部隊已經擴充到了54個中隊的兵力,以面對俄軍在滿州部署的212個騎兵中隊。由於日軍在作戰上適切地運用手中騎兵資源,俄軍騎兵部隊雖為日軍的四倍,但在戰攻上則遠落在日軍騎兵之後。日俄戰爭中日軍騎兵部隊發動了多場乘馬戰鬥,其中最大規模的是騎兵第一旅團第十三聯隊三個騎兵連在曲家店發動的大規模乘馬戰鬥;此外在張家漥子「永沼挺身隊」的大規模遠距離威力搜索行動,也是日俄戰爭中著名的騎兵戰鬥。

  相對於當時歐洲「槍騎兵」為主的戰術思想──騎兵為乘馬的步槍兵,戰鬥時騎兵下馬從事戰鬥──日本騎兵還是強調揮舞著軍刀衝鋒,利用馬匹的高度機動力,襲擊俄軍步兵、砲兵部隊的側背。當時的騎兵部隊操典開宗明義就指出了「騎兵以乘馬戰鬥為主,以徒步作戰為輔助作戰之手段。」

  在徒步作戰場合,騎兵以四人為一組,其中三人從事徒步戰鬥,一人負責控管馬匹。此時騎兵以手中的四四式騎兵步槍為主要武器,以編制的機槍為火力掩護,而軍刀則是掛在馬鞍上不隨身攜帶。

  日俄戰爭是日本陸軍維新後最後大規模實施所謂「騎士精神」乘馬戰鬥的場合,而從滿州事變(九一八事變/昭和六年)之後到終戰,日本騎兵部隊實施乘馬戰鬥的場合有正式紀錄的不超過四次。但雖然如此,騎兵部隊的乘馬戰訓練──揮舞著軍刀大規模衝鋒──卻仍舊嚴格地實施。

  昭和十二年開始陸軍師團的騎兵聯隊由車輛化的搜索隊取代,但每個搜索聯隊中仍然有一個乘馬中隊的編制。

步兵、砲兵、輜重兵不可欠缺的軍馬

  軍馬是日本陸軍中僅次於火器的重要兵器──而且是活兵器──而日本陸軍師團編裝的兩個中心支柱就是人跟馬。

  對於步兵來說,中隊長以下的軍官是徒步行軍的,而中隊長以上的大隊長、聯隊長等都是乘馬的。除了供作騎乘用之外,在昭和十六年編裝表中,常設師團(甲種師團)平時步兵聯隊編裝是官士兵3,747人、馬526匹,但是在動員實施後即大幅擴充到官士兵5,546人、馬1,242匹;而特設師團步兵聯隊的實力也從3,525人、馬429匹,擴充到3,928人、馬693匹。動員後馬匹增加的比率遠高於人員增的比率。

  在步兵聯隊中,軍馬主要擔任兵器運輸與彈藥、補給搬運的工作。以九二式重機槍小隊為例,九二式重機槍重55公斤,因此每小隊編制有馱馬五匹(其中一匹為預備馬),除了背負機槍外,負責馱運彈藥時標準是每匹馬需要馱負四個540發彈藥箱,但是戰時考慮長期行軍的影響,實際上每匹馬以馱運兩箱為原則。

  在砲兵聯隊中,以野砲而言若不計入火砲本身的挽馬,單單每砲的附屬車輛──彈藥車、觀測車、預備品車──就需要三匹挽馬。而就山砲而言,山砲分解後是由六匹馬以馱運方式運動,另外彈藥馱運馬每匹則馱運12發砲彈。

  最後談到輜重兵聯隊中的馬匹,在汽車尚未發達之前,所有的軍需物資都是要藉由馬匹來運輸,因此馬匹就是輜重兵最重要的兵器。

  以昭和十六年度甲編制常設師團而言,此時輜重兵聯隊內已經編制有一個下轄三個中隊的汽車大隊,但同時仍同時編有馬匹950匹。

  隨著戰線拉長軍馬的耗損極大,除了中國大陸內地部隊使用現地徵集的馬匹外,牛、驢、騾、駱駝甚至大象都被徵集為來協助部隊運輸。而如果連動物都無法徵集到的時候所有的裝備、彈藥、補給就必須由人力搬運,此時日軍會用強徵壯丁的方式來強迫搬運,而若是連壯丁都沒有的時候就必須由部隊自行搬運。

軍馬的教育與日常管理

  在軍馬的取得與教育上,在日本與朝鮮共設有八所軍馬補充部,幼馬從馬匹飼育者購入之後,會先在軍馬補充部飼養四年。而到了馬匹五歲那年的秋天,小馬就要「下部隊」了。

  到部隊報到的小馬要先接受稱為「新馬調教」的新兵訓練。訓練長度約一年,由步兵聯隊的獸醫官負責。訓練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長七個月,以各種運動方式以及部隊行軍訓練為主;第二階段長五個月,以訓練馬匹持久耐力為主。接受新馬調教的馬匹會舉辦檢閱儀式,在聯隊長完成檢閱之後馬匹就會分發到各個基層單位。

  完成訓練分發到各單位的馬匹役期為十年。

  各基層單位每天起床後首要工作就是要完成馬廄勤務。每天起床後早飯之前,各單位馬匹都要從馬廄中牽出,洗刷馬匹、清理馬蹄,同時提供馬匹草料;天氣晴朗時更要把馬廄中讓馬匹睡眠休息用的乾草,搬到太陽下曝曬乾燥。整個馬廄作業約需一小時時間,根據營務相關規定,各單位必須完成所有馬廄作業,並且把馬匹都餵飽之後,部隊人員才准吃早飯。

  軍馬每天須餵食三次,平時四料包括:大麥、乾草、食鹽等等,戰時的軍馬口糧則包括了其他麥類、豆類、燕麥等等。

  由於馬匹比人類需要更大量的飲水,水分不足時會引發馬匹腹痛及疝氣,士軍馬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戰場勤務相關規定及明定部隊行軍宿營時首要任務是為馬匹提供充足飲水,必須待馬匹飲水完畢才能提供士兵飲用水。

  而為了馬匹的安全與健康,馬廄必須廿四小時派遣衛哨。

 

 

 

 

原載於【MDC第二論壇】( 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 ),JAN 24, 2005

arrow
arrow

    賴正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